塑料产业论坛-塑料技术论坛-专业专注-塑料技术人的分享家园5.塑料改性技术5.2塑料改性加工工艺设计 → [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小结和案例

申请邀请码 注册审核报道帖

  共有6086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小结和案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ackenJiang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工程师 帖子:171 积分:60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7/18 10:53:00 登录:88次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4 22:19:00 [显示全部帖子]


微信扫一扫
轻松把帖子分享至朋友圈
以下是引用面具在2012-10-15 16:31:57的发言:

不是转速高,才容易造成塑化不良?在注塑机储料上面,因为螺杆后退导致螺杆有效长度变短,为了保证均一的塑化质量,随着螺杆后退,螺杆的转速越来越慢,就是这个原因。还有某些单螺杆挤出机因螺杆转速慢,只需要16~20D的螺杆长度,而目前在用的螺杆挤出机因转速快 螺杆长度大都在40D以上,随着现在双螺杆挤出机大扭矩,高转速的趋势长径比是否会变得跟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5 17:04:23编辑过]

额……双螺杆和单螺杆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吧……而且在你给出的何亚东课件里引的图上已经明确给出了,随着转速升高,比能耗即能量输入,熔体温度以及混合质量都会提高,所以塑化会更好。而且双螺杆的大长径比也不是为了通过提高停留时间而增加塑化效果,而是为了实现区段化的加工,把塑化分散排气泵送集成到一个系统里面去实现吧。单螺杆尤其是注塑机的单螺杆,并不具备很好的混合能力,更多的只是为了熔融物料并建压泵送物料,跟双螺杆没啥可比性。当然Buss单螺杆就另说了。
以上都是从教材上看来的,如有冒犯请海涵。


免责声明:本网站旨在塑料产业技术交流,所发布的文章仅为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论坛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ackenJiang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工程师 帖子:171 积分:601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7/18 10:53:00 登录:88次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5/14 22:21: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小凯在2012-9-22 11:10:45的发言:
     面具分析的对,物料塑化是依靠很多能量一起作用的,而不是单一的,包括机筒传热、摩擦、剪切等多方面能量转换,其机筒传热是最主要的,试想,没有机筒传热,摩擦再打、剪切再打,你的物料都挤不出来,摩擦和剪切只是在螺杆转动过程中额外产生的,没有机筒本身传热的作用大,相对于机筒传热而言,摩擦和剪切所产生的能量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在相同机筒长度、相同喂料转速,螺杆转速越快,物料在机筒内停留时间越短,越容易造成塑化不良,这种塑化不良尤其是在具有增塑效应的助剂用量较多的情况下更严重。

其实机筒传热反而是最次要的,据说有些大规模PP生产线稳定之后是关闭机筒加热的……机筒加热只用来启动机器

 回到顶部